2017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指南?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德育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一)理想信念教育。开展马列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生态文明教育。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大气、土地、水、粮食等***的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中小学德育指南发布时间?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是国家教育部于2017年8月17日发布的文件。《指南》指出,要严格落实德育课程。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落实课时,不得减少课时或挪作它用。
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优秀德育课教师和哪些称号一样?
优秀德育课教师和道德楷模、社会贡献者等称号都一样,都是为了表彰和肯定他们在德育教育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和成就。优秀德育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他们的工作不仅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更是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国家级: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省级:如: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天府名师”(四川省)、“荆楚楷模”(湖北省)等;
市级: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市级教坛新秀等。

扩展资料:
在2017年《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049号(教育类094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教育部提到:在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中,坚持面向基层和教学一线,尤其向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倾斜,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艰苦地区教师安教乐教终身从教的积极性。
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中,明确要求“重点推选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乡村教师”。